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一间房一张完美体育床托起新就业群体安居梦想-完美体育官方平台

欢迎光临完美体育平台官网

完美体育官方平台

全球时尚环保宿舍家具制造商

做更懂年轻人想要的宿舍家具

宿舍家具定制热线

0534-8823563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一间房一张完美体育床托起新就业群体安居梦想

文章出处:网络 人气:发表时间:2025-07-08 23:02

  4个城市建设者之家提供超6000张床位 3000余“快修保食洁”人员已享居住保障

  小小一间房,暖暖一张床,托起了在京新就业群体的安居梦想。近期,位于北京东四环晨光家园小区的“城市建设者之家”投入运营,至此,朝阳区的“城市建设者之家”数量达到4个,共可提供床位6074张。在这些专门为新就业群体设置的“家”里,居住着几千名城市建设者,他们彼此陌生又相互温暖,把梦想变得色彩斑斓。

  有独立卫浴间,双人床、书桌、沙发、衣柜、电视一应俱全……站在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看着媳妇整理床铺,饿了么蓝骑士徐俊笑道:“我对现在的生活挺满意的。”

  徐俊永远不会忘记2018年那个夏天。那年大专刚毕业的他,和女朋友一起来北京闯荡,租住在城乡接合部的砖瓦房里,找工作四处碰壁,过着吃了上顿愁下顿的日子。记忆中,那个夏天总是那么闷热、难捱。

  “不管咋样,得先找个事儿干,安顿下来。”下定决心后,这个原本学计算机专业的山西小伙儿,毅然加入饿了么,成为一名外卖小哥。多年过去,原本以为的“临时工作”,他一直干到了现在。每天从早上七八点开始外出,一直到晚上九十点钟收工,徐俊的生活几乎被工作填满了。近7年的骑手生涯,他从开始的一天光找路只能送几单,到最高一天七八十单的“单王”,收入渐渐增长,人也更加充满干劲儿。

  工作稳定的同时,他和女友也结束爱情长跑,迈入婚姻的殿堂。去年,小夫妻在老家大同买了房,平时省吃俭用想着尽快把房贷还上。所以在北京这几年,搬来搬去,俩人住的地方一直没离开那片城中村,“前阵子听房东说那片儿要拆迁了,我们很着急,不知道该搬到哪里去。”正当徐俊发愁时,饿了么发布与朝阳区委社会工作部开展“首都一张床”项目、首个“北京骑士之家”在金盏七彩家园落地的消息。

  “我俩提前来看过一次,基本上‘一眼就相中了’!”徐俊立刻提交了入住申请,“不管是环境还是安全系数,都比我们之前住的地方好多了,800块的租金也比之前便宜了不少!”

  让徐俊“一见钟情”的七彩家园,位于北京东五环外,原本是朝阳区“平急两用”项目,2023年被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序列,并作为“城市建设者之家”启用,重点面向快递员、保洁员、出租车司机、新就业大学生等城市建设者及管理者,供应租赁住房和床位。在这里,最低每月600元可以租到一个床位,1200元可以租到一个房间,园区里还有食堂、超市和接驳班车、充电桩等设施,“一切都很方便。”徐俊对新家十分满意。

  “现在整个社会对我们小哥群体越来越友好了。”徐俊日常主要负责望京一带的外卖业务。他说,周边不仅有“小哥驿站”让大家休息,冬夏两季、逢年过节的时候,街道还会给小哥们发放生活用品和慰问品。去年,徐俊还参加了为新就业群体免费提供的“充电计划”,成为国家开放大学的一名学生,圆了自己继续学习的梦想。

  “现在觉得生活特别有奔头,我还年轻,社会对我们又这么友好,不好好拼一拼还等啥呢?”今年五一,徐俊因工作出色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距离他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去年11月,张芳杰搬进了位于朝阳区崔各庄地区马泉营的“城市建设者之家”。从河北来京18年,搬家的次数已经多到记不清,张芳杰没想到,在年满40岁的时候,她终于搬进了一个有“家的感觉”的地方。

  大约10平方米的房间内,摆着一张1.2米的单人床、一张小书桌和一个衣柜。虽然房间面积不大,但朝西的玻璃窗亮得反光,屋里一尘不染,衣被干净整洁。在房间外的公共区域,则配备着热水器、洗衣机、厨房等设施,“这是十几年来我住过最满意的地方!”张芳杰说着,脸上露出了笑容。

  今年3月,朝阳区面向基层一线城市运行服务保障人员,开展对接保障性租赁住房集体宿舍型房源试点,马泉营项目就是试点之一。负责运营的朝阳区保障性住房发展有限公司,在这里统筹了200套保障房房源,共计提供1090个床位,探索集体宿舍“N+1”改造,增加“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元化住房类型供给,改善“快修保食洁”等一线城市运行服务保障人员的住宿问题。

  张芳杰工作的北京华厦民众眼科医院,位于亚运村小营附近。每天早上8点她就得赶到医院,脚不沾地地忙碌一天后,下午5点多才能下班。对此她并无怨言:“这边儿有地铁,拼车也很方便,路上单程不到一个小时,跟以前比起来好太多了。”

  2007年,张芳杰从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相关专业毕业,只身来到北京闯荡。她吃苦耐劳,曾辗转于民营医院、体检中心等许多不同的医疗机构,从最基层的护工到导诊再到护士,几乎经历了护理相关的所有岗位。2011年张芳杰加入民众眼科医院,如今已经成为主管护师和门诊护士长。“我喜欢眼科门诊,因为这里能给别人带来光明!”张芳杰这样说。

  完美体育 365官网登录入口

  在北京奋斗打拼的过程中,经同事介绍,张芳杰与丈夫相识、相爱,并先后生下了两个儿子。此前,夫妻俩在昌平区等地与人合租,房子卫生条件差、不停地搬家以及拥挤的交通,是她最难忘的记忆。“现在虽然也是合租,但公共空间比如厨房、客厅和卫生间这些地方,都有专门的保洁人员管理,到处都很干净,再也不用担心卫生间地漏的头发和马桶上的污渍了。”她说。

  与同事一起租住,让这里“家”的感觉更明显了一些。原来,2023年,因为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丈夫带着两个孩子回了老家承德,张芳杰独自留在北京打拼。对亲人的思念,让她常常夜不能寐。直到去年和同事一起搬入“建设者之家”,她才慢慢适应。

  晚上7点,张芳杰和同事们一起回到“家”里,她撸起袖子准备择菜做饭,青菜和肉都是下班路上顺手买的。“每天大家一起上下班,下班后我们一起做饭、聊天、逛街,就跟一家人一样。”她一边择菜一边笑着说,半个月前,同租的一个姑娘生病下不了床,大家伙儿争着给她洗衣做饭,经过两天两夜的精心照料,姑娘终于缓了过来,感动流泪的虽然是姑娘自己,张芳杰却因此有了更深的感触:“大家像亲人一样互相照顾,这才是家的感觉。”

  舒适的居住环境,让张芳杰可以更加心无旁骛地去打拼。虽然只有大专文凭,但她一直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不仅兼职加入了北京市医院创新管理与技术应用协会医院感染创新管理与应用专业委员会,还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撰写发表了《1例眼科门诊护理观察从现象到本质的跨越》《增强眼科手术室低年资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提高工作效果》等文章,并多次参加眼科专科学习班的学习,业余时间更是多次参加社区义诊等活动。

  如今,张芳杰唯一的想法就是好好工作,“希望将来有一天,能把家人和孩子都接来北京,一家人在这里团聚。”她憧憬道。

  在七彩家园的保洁宿舍里,杜晓娟的床铺最有少女感:橙色床垫上铺着粉色床单,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外面罩着粉色的布,一只大大的草莓熊趴在枕头上,床头还摆着一只白色的猫玩偶。“我以前养过猫,这里不让养,摆着做个纪念。”一头乌发,身材高挑匀称,穿着黑色制服、化着淡妆的杜晓娟,看起来一点儿都不像51岁的人。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的杜晓娟性格爽朗,说话总是未语先笑。交谈中,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外面儿这么好,年轻的时候咋就没寻思过出来(打拼)呢!”

  48岁之前,杜晓娟去过最远的地方,是离家100多里的一个温泉小镇。48岁那年,在家发愁没活儿干的她听说北京冬奥会要招保洁,就和要好的姐妹一起报了名。“那会儿家里人还拦着不让来呢,怕是搞传销什么的,我寻思这都是正规机构介绍的,应该有保证!”

  杜晓娟没想到,这个选择会改变她的下半生。冬奥会期间,杜晓娟在冬奥村的商场做保洁,每天都能看到不同肤色的外国运动员,一切都很新鲜,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看到了人生的不同色彩。

  有一天中午,电视台来采访奥运外围保障人员,刚收工正准备去吃饭的杜晓娟意外被记者“抓住”,在镜头前笑着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娟儿,你出名了!”第二天,同学打来电话,杜晓娟才知道自己上了电视,“哎呀,你说那天我也没化化妆捯饬捯饬,就那么灰头土脸地就上电视了。”杜晓娟爽朗地笑着,从手机里翻出一张北京卫视新闻节目的截屏,照片中她身着橙色志愿者服装,笑容满面。

  冬奥会结束后,杜晓娟并没有返回老家,而是拉着老乡一起在北京打零工。虽然每份工作都很辛苦,但她觉得“年轻时一直在家憋着,也不知道出来看看。现在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大着呢!”

  2022年夏天,七彩家园建成后,杜晓娟拉着老乡来到这里,成为专职保洁员,一晃两年多过去,身边的人来来往往,换了一批又一批,她俩却坚持了下来。“这边包吃包住,啥都不用愁。休息时我们就坐车去外面逛,以前只能在电视里看北京,现在天安门长啥样、长城有多长,我都亲眼看过啦!”

  “看我们经理打字儿,那噼里啪啦地真快!我这手咋就不听使唤呢,总是记不住字母在哪儿,打得可费劲了!”杜晓娟的床头有一台银色笔记本电脑,上面罩着彩色丝巾,这是她前不久刚从网上买的。为了存钱,她平时省吃俭用,来京三年都没回过一次家,又怎么舍得买电脑呢?原来,到北京后,杜晓娟就开始用手机上网课,学习理财知识,如今她正在学习打字,准备以后用电脑上网课,“我这人闲不住,也不喜欢依靠别人,自己挣钱自己花更有底气!”

  对于现在的生活,杜晓娟很满意,她说,以后有机会还想去更多大城市看看,就算有一天回去了,也不能跟外面的世界脱节,“说真的,要不是来了北京,我根本没想过能发现自己的价值呢!”

  “快修保食洁”即快递、维修、保安、餐饮、保洁行业人员,他们是基层一线城市运行服务保障人员,是维持超大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石。在为城市千家万户托起安家梦的同时,他们的居住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一张床、一间房再到一套房,北京在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引领下,正不断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筹措力度,构建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目前,仅朝阳区的4个“城市建设者之家”,就已累计保障“快修保食洁”等公共服务人群3000人次。

  “一张床”或“一间房”看似简单,却并非易事。想要让新就业群体真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还需要配套安全整洁的居住环境、构建多场景服务平台,让他们“安居”的同时更能“乐业”。

  “于细微处见知著,于无声处听惊雷”,从交通便利、租金亲民、设施齐全的“拎包入住”,到开通绿色就医通道、接驳通勤班车,再到配套公共活动空间,满足社交需求……这些细节服务举措,让新就业群体不仅有房可住,更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感受到了北京这座城市的温度。

同类文章排行

最新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