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李芳:在一次次重读中走近钱学森
重读有关钱学森的书,对我来说,既能不断熟悉钱学森,更是自我生命境界不断升华的契机。
对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认识,我经历了一个从知道、了解到走进他的精神世界的过程。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执行馆长 李芳
12年前,因为一次党员的专题学习,我来到钱学森图书馆。走进序厅,那极具象征性和震撼性的装置艺术“升腾的智慧”便冲入视野,瞬间激发了我了解钱学森的热情。红色、放射、裂变,几千页“钱学森手稿”(当我到钱学森图书馆工作后,知道是4038页手稿),如同升腾的蘑菇云直冲云霄。凝视着一张张“手稿”,眼前会出现钱学森挑灯夜战、勇攀科技高峰的场景。巨幅油画《最危险的时刻》所展示的尘土飞扬的西北大沙漠导弹发射现场,还原了钱学森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艰苦奋斗、风尘仆仆的峥嵘岁月。那一次我跟着讲解员,第一次用参观的方式,比较完整地了解了钱学森的生平事迹,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折射出钱学森的高尚品格和伟大的爱国情怀。我被钱学森的崇高精神所感动。
后来因为工作调动,我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任职。其间,我们策划出版了多本以钱学森为研究主题的各类书,在看书稿的过程中,不断加深了我对钱学森的认识。虽然说,对钱学森认识是更全面、更深刻了,但钱学森于我而言,要遥望、要仰视,与我的工作和学习似乎没有很严密的关联。
直到2023年,我以一名“钱馆”人的身份走进钱学森图书馆,这给了我从了解钱学森到走近钱学森的机会。记得在第一次全馆大会上,我真诚地向大家表示:作为钱学森图书馆新加入的一员,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近距离学习和了解钱学森的机会,我不仅要成为一名钱学森精神的研究者、传播者,更要成为钱学森精神的践行者。
我开始全面搜集有关钱学森的代表性的出版物,很快家里的书桌上、餐桌边、办公室的书柜里堆起厚厚的几十本图书,做到随时随地就能翻阅,我希望在尽量短的时间里走进这位人民科学家的精神世界。
来钱学森图书馆工作的第一个春节假期,我在书房埋头读完了《丰碑》《钱学森的航天岁月》《两个身份 一个信仰:钱学森的选择与成长》等多本书,读得越多,越能体会到“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这些对他的评价远不是一望而知这么简单。
因为曾经在出版社工作过一段时间,我了解到国内出版界研究钱学森生平事迹、治学风范、科学精神等各类出版物有数百种,包括专著、科普读物、绘本等,这些书或汇集他的感人故事,或聚焦他的贡献和成就,或探索他的科学思想。但这些图书,往往是就故事讲故事、就精神讲精神,他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这样说,很多都没有讲清楚,感动之余很难让人读懂钱学森。而且,钱学森一生治学,遍及自然科学的各个门类,研究的领域之广、涉足的学科之多,还旁及音乐、艺术、沙草产业等。因此,至今都很难找到这样一本图书,用有限的篇幅,真实、完整、较全面地再现钱学森的主要成就、精神风范,能让读者真正读懂他的科学成就,以及支撑这些成就背后的精神力量。
有一本书很特别,也正是通过这本书,我终于读懂了钱学森。该书是由钱永刚馆长总策划出版的《重读钱学森》,正如钱永刚馆长在本书的开篇就以“重读,正逢其时”来展开他的叙述一样,在今天,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弘扬以钱学森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不断砥砺科技报国的初心和使命,自觉践行科技报国之志。重读,正逢其时。
《重读钱学森》一书是根据钱学森身边的工作人员(或是与钱学森有往来的专家)口述采访而撰写的。真实,是这本书的底色,也是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的基础所在。纪实文学作家陆力为了写好这本科学思想类图书,历时8年,通过频繁地与学者们深度交流,通过查阅大量背景资料,再加上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完成了这本融生平事迹、科学成就、感人故事、精神风范于一体的科学思想读物。该书包括序篇在内,共分6个篇章,各篇章侧重点不同,将钱学森不同人生阶段、涉足主要学科领域的研究与思想,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创造了从另外一个侧面重读钱学森的机会。
能展现人物个性的小故事总是吸引人的,真实的对话让人读起来更加有趣而又不费力。《重读钱学森》中不乏这样的故事和对话,为我们还原了一位伟大科学家的平凡和温暖。序篇“家人记忆中的钱学森”,用的是钱永刚教授口述的《父亲牵着我的手》一文,生动形象地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父亲形象:钱学森的形象不仅是伟大的,更是可亲的;钱学森不仅是个人民科学家,更是孩子心中的好父亲。
钱永刚教授在书中谈道:“父亲晚年时,有一次和我聊天,他很感慨地说:‘你小的时候我工作特别忙,就顾不上你了。如果我们一个星期就做一道题,不论数学、物理、化学,相信到你高中毕业时,全国大学任你挑。’”言辞中满是未尽父亲责任的内疚。这样一位为共和国国防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战略科学家,在孩子面前,却如此有温度,如此满眼的慈祥,伟大和平凡在钱学森身上得到了天然的融合与有机的统一。
晚年钱学森在翻看介绍他生平的图书时,对儿子钱永刚说:“这些书都是说我这个好那个好,这个行那个行,对人没有启发性,我不是天才。要说说我为什么能取得那些成就,就要说说里头的道理和规律性。”
书中这段话,时时在我耳边响起,有关钱学森的书、那些书中的故事、故事背后的道理,都要回到这句话来重新思考。这也是重读钱学森的意义所在,《重读钱学森》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重读钱学森》主要的篇幅是在真实还原和阐释一位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和成就上。走近钱学森,首先要认识到他的科学高度和广度。他的研究领域以应用力学为起点,进而扩展到技术科学领域,并关注整个科学技术体系,最终实现了从科学家到思想家的跨越。钱学森善于融会贯通,在各门学科的交叉融合中,钱学森提炼系统工程的概念,提出了从总体上把握众多科学的系统科学。他曾说:“在现代这样一个高度组织起来的社会里,复杂的系统几乎无所不在,任何一种社会活动都会形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组织建立,有效运转就成为一项巨大的工程。”钱学森看准了系统工程在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的作用,对系统工程的推广和教育,他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2022年国家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它是在关键历史时期提出的国家战略人才储备的培养计划,并支持“双一流”高校引领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党和国家对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的配合。在我们学校(上海交通大学)高度重视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同时,我想我们要把对钱学森科学思想和成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育人课程,《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导论》这一门引导未来卓越工程师学习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哲学智慧、成长成才规律的“卓越工程师素养课程”应运而生。我们尝试去探索一位战略科学家的命题,“要说说我为什么能取得那些成就,就要说说里头的道理和规律性”,把钱学森的思想传播出去。
现在,《重读钱学森》是放在我身边随时阅读的一本书,我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阅读感悟中,不断地用钱学森的精神比照自己,也正是在这种比照过程中,从了解钱学森到慢慢走近钱学森。
重读钱学森,把钱学森成长成才的规律、爱国奉献精神背后的宝藏挖掘出来,使之得到更好的弘扬和传播,这是我作为钱学森图书馆人的精神驱动力,也是我对此书常读常新的收获365官方网站 完美体育入口所在。
《两个身份 一个信仰:钱学森的选择与成长》,陆敏洁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我忠于中国人民”:1950年代钱学森在美听证会全记录》,张现民编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同类文章排行
- 完美体育网站“修书”的乐趣(遇见)
- 老公硬是要装4米长电视柜沙发墙“加厚”35cm完工都夸他机智
- 江苏省靖江市举行“行走的理论课堂”活动
- 完美体育网站教育家具采购宿舍上床下桌要注意哪些细节?
- 福建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来了
- 40m²小户型单身公寓现代简约风小轻奢中带着个性范!
- 白领公寓床的标准?完美体育网站公寓内床垫的选购
- 不砸不拆110m²精装房改造复古风也太有腔调了
- 淮安学生公寓床厂家联系派搬运
- 书柜是一个完美体育网站文化、文明的象征
最新资讯文章
- 青州市小学购书柜落地!为何这一千元背后的意义值得关注?
- 温故李芳:在一次次重读中走近钱学森
- 见证设计荣耀时刻!洞窝杯整装设计大奖赛颁奖典礼9·25启幕
- 美指在“非农前夜”跌03完美体育%“小非农”和美国ISM非制
- 完美体育网站全国新一轮中医药大学广中医列第2天闯进前五
- 西藏板块4日主力净流出58476万元华钰矿业、西藏矿业居前
- 兴庆区项目实施方案策撰正规公司
- 完美体育一站式+工厂价+源头购这个家居“太空舱”靠谱
- 保山急救车租赁收费设备先进
- 以极简之名2024班兰-JohnPawson系列新品发布会在
- 革命性设计的智能书柜启动智能家居新时代不容错过
- 浙江水院新宿舍揭秘学生们完美体育网站的心愿成真了!
- 2024年大学生宿舍满意度前五无一985仅一所211大学上榜
- 北京铜牛国际大厦物业租售部联系电话-物业直租-无中介费
- 四维图新:自研智驾方案对供应商影响有限东方不亮西方亮
- “城市书房”让书香满城——记者带你看精致城市新变化⑤
- 两兄弟闲来无事整理一个旧书柜意外发现族谱翻看后两人激动了完美
- 加大建设供给力度各地保障房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 一见钟“寝”宿遇美好—好乐学校高中部温馨宿舍篇完美体育
- 高校新生陆续报到部分大学宿舍令人失望华科宿舍令人心生欢喜